棒材超聲波探傷使用哪個標準?它們都有什么區別
棒材超聲波探傷的標準有很多,一般會根據材料不同,選擇的探傷標準不同。
鈦合金棒材檢測:GB/T12969.1-2007
GB/T12969.1-2007標準適用的鈦及鈦合金管材外徑處于6-80mm、壁厚在0.5-4.5mm范圍,且壁厚與外徑之比不大于0.2,這與冷凝器和熱交換器對管材的特殊需求相契合,因為這些設備需要管材具備良好的導熱性和耐腐蝕性,薄壁管材能夠更好地實現熱量交換,而該標準能有效檢測此類管材的缺陷,保障設備的安全運行。
銅合金棒材檢測:GB/T3310-2023
銅及銅合金棒材在電氣、機械制造等領域應用廣泛,GB/T3310-2023《銅及銅合金棒材超聲檢測方法》是其新的超聲檢測標準。適用于直徑≥10mm的圓形、矩形、方形及正六邊形棒材,采用A型脈沖縱波反射法進行檢測。在儀器設備方面,對探頭頻率和晶片尺寸的要求更為細致,頻率調整為0.5-5MHz,晶片直徑(或對角線)為6-25mm。
在檢測流程上,可選擇手動或自動掃查,檢測人員可根據棒材規格合理選擇,如直徑10-25mm的棒材可采用液浸法,大于25-50mm的可用雙晶直探頭接觸法或液浸法,大于50mm的則用單晶直探頭接觸法。此外,還完善了缺陷評定流程及質量等級劃分,明確規定了不同質量等級對應的單個缺陷當量平底孔直徑、相鄰缺陷間距和長條狀缺陷長度等指標,為銅合金棒材的質量把控提供了更精準的依據。
核級不銹鋼棒材檢測標準:GB/T40101-2021
壓水堆核燃料組件關系著核電運行的安全,其使用的不銹鋼棒、板、鍛件質量要求極高,需要使用GB/T40101-2021《壓水堆核燃料組件和相關組件用不銹鋼棒、板、鍛件超聲波檢測方法》。標準適用于直徑9-70mm的不銹鋼棒材,對檢測環境有著嚴格要求,環境溫度需控制在10-35℃,相對濕度≤80%,且要避免電磁干擾。探傷儀的脈沖重復頻率需在100-1000Hz連續可調,垂直線性誤差≤2%,動態范圍≥32dB,水平線性誤差≤0.5%,以此保證缺陷檢測的精度。探頭晶片尺寸不小于10mm×10mm,掃查速度≤150mm/s,在檢測程序上,針對不銹鋼棒材采用螺旋掃查方式,間距≤聲束寬度的80%,且縱波檢測時要確保第二次界面波出現在第一次底波后。在缺陷驗收準則方面,當量直徑≥2mm的缺陷即判定為不合格,這極大程度上確保了核級材料在高溫高壓等嚴苛環境下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航空用合金棒材標準:HB/Z33-1998
HB/Z33-1998《變形高溫合金棒材超聲波檢驗》專門針對此類棒材(直徑16-40mm)制定。該標準采用水浸法與接觸法相結合的獨特檢測工藝,要求對棒材徑向與周向進行全面的100%掃查。在探頭性能方面,明確規定探頭前沿距離≤10mm,掃查間距≤探頭直徑70%,這能有效避免檢測盲區。對于不同熱處理狀態下的雜波驗收標準也有清晰界定,如軋制態雜波幅度≤滿屏20%,若雜波幅度超出標準,可能意味著棒材內部存在缺陷,需要進一步分析處理,通過這些嚴格的標準和流程,有效控制了航空關鍵部件的原材料缺陷,保障了航空發動機的穩定運行。


冀公網安備13010802001805號